>>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宁夏故事
六盘山非遗何以“出圈”
2024-03-20 07:49:21   
2024-03-20 07:49:21    来源:宁夏日报

微型建筑“四合院”。

踏脚表演。

舞龙表演。

社火表演。

踏脚表演。

马振仁展示传统建筑模型。

游客在古建筑技艺传承保护基地参观学习。

六盘山区春官送福。

逢年过节,高台马社火表演是“重头戏”。

  宁夏六盘山地区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地,文化遗产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高台马社火、踏脚武术、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秉承了传统文化又融入了现代艺术,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描绘出一幅古今辉映的新时代文化长卷。

  传统建筑文化根脉赓续

  走进固原市东岳山脚下的大原古建筑技艺传承保护基地,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游廊厢房……各式各样的仿古建筑模型结构精巧、精妙绝伦。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微缩建筑都是按照一定比例对国内有名的古建筑仿制而成。

  中国传统建筑是人类智慧的遗产,斗、拱、昂、升、翘等各部件,均以榫卯结构严密组合,棱角平滑、美观大气。开山伐木、起工动土、打墙、解料加工、大木制作、构件加工、立木上梁,契合自然规律。

  “从民间建筑到官式建筑,总共是12大类1200多件展品。从工具、模型到构件,再到工艺流程,基本上涵盖了咱们传统建筑的所有内容。为了让游客真切感受古建筑营造之美,部分模型采用剖面展示,游客可以清楚地看到框架结构。”固原市大原古建筑技艺传承保护基地负责人马振仁介绍。

  从一个木匠起步,到如今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马振仁几十年如一日苦心孤诣,复制传统建筑,收藏传统建筑,想方设法留住传统建筑的根与魂,使濒临消亡的当地民间建筑得以传承和保护。

  “每看到一栋古建筑就着了迷,以前不会看建筑的年代、结构,只觉得雄伟美观,一看就是几个钟头。”谈及从事古建筑技艺的渊源,马振仁坦言出自喜欢。

  20世纪80年代,从小就钟爱民间传统建筑的马振仁,决定系统学习传统建筑工艺。

  “跟着村上的马长荣师傅学习农村建房、生产用具制作,跟着杨普选师傅学习细木制作工艺,跟着崔仁师傅学习古建筑制作工艺。”只要有时间,马振仁就在古建筑书籍中流连忘返,在西安大雁塔下凝眸驻足,在北京故宫里徘徊观望,贪婪地吸收传统建筑的养料。

  通过多年刻苦钻研,马振仁集各家之长,全面掌握木作、土作、砖瓦作等技艺,从设计到施工,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工艺经验。总结归纳整理了斗拱模数制作和权衡尺寸,并编制成口诀传授,解决了工匠们制作斗拱无规可依、无矩可循的问题。

  马振仁通过分析各类土质,调整水、土、草的比例关系,升级改良材料,大大提高了生物建筑的抗碱性、抗渗性和耐久性,还对窑洞结构起拱、起架及细部工艺潜心研究,形成了一整套营造理论和施工方案,为我国北方生土建筑保留了珍贵的技术资料。

  对于家乡的传统建筑,马振仁同样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那些行将消逝的老院子、老房子、老窑洞等民俗建筑,都被他通过文字、图纸、图片、视频进行了复制复原,建立了完整的、成体系的档案库。

  “对于已损毁的古建筑,我们通过走访考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通过模型的方式进行复原。”近年来,马振仁带领自己的团队开展固原河川乡牡丹山庄民俗修复工程、吴忠市马月坡寨子文物修缮工程、固原城隍庙文物修缮工程和文澜阁抢险加固工程等,通过自己的双手再现传统建筑之美。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固原传统建筑,2014年,马振仁成立宁夏大原古建筑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并和固原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将传统建筑技艺引入课堂。2015年,马振仁分别在原州区开城镇大马庄村、三营镇金堡村、官厅镇阳洼村、头营镇坪乐村等5个乡镇10个村为村里农民工和剩余劳动力义务培训传统建筑技艺,带领周边村民从事这项传统技艺。

  “‘方五斜七’‘周三径一’‘冲三翘四撇半椽’,在木活制作方面,先辈的口诀和一些顺口溜既好记又好用。”作为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马振仁边探索着前辈的匠心巧思,边担负起传承的责任,如今,自己的徒弟胡伟容、张双成、胡飞也能独当一面。马振仁的徒弟中被认定的各级非遗传承人超过30位,研发“古建筑系列”“乡愁系列”等传统建筑衍生的文旅产品100余种,带领传统建筑工艺迈入文旅融合的新时代。

  马振仁介绍,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可以追溯到清光绪年间,是以师徒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至今已历经五代,有120多年历史。通过非遗进校园、非遗进劳务培训机构、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景区、非遗进商圈等系列公益活动,使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传统建筑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传承发扬下去是我们这一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原古建筑项目的第四代传承人胡伟容告诉记者,她和师傅马振仁的心愿一样,就是把非遗技艺传授给更多人,让这项民间传统建筑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大放异彩。

  2021年5月,“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今年2月,马振仁被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社火大戏焕发民俗新魅力

  骑着高头大马、手执“青龙偃月刀”的“关羽”,身材魁梧、怒目圆睁的“张飞”,悬浮在空中、慈祥和蔼的“观音菩萨”……作为全国社火类型最丰富、最齐全的县市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隆德县的社火大赛都是重头戏,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看。其中,要数高台马社火最亮眼。

  高台马社火因融合“高台社火”与“马社火”而得名,据《隆德县志》等文献记载,高台马社火大约起源于原始人类社会。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比较困难,高台马社火的装扮没有现在这么好,常用石磨或者碾场的石磙做成高台,在石孔中插上木棒,然后将装扮的孩童固定在木棒上,由20多名青壮年村民抬着走村串户表演。”隆德县高台社火的代表性传承人张国勤,自幼跟随父辈们表演制作高台,坚持几十年,熟练掌握高台艺术的核心技艺。

  历史上,隆德地处“丝绸之路”北道东段,受中原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等诸多文化元素的交叉碰撞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社火风格。元明时期,隆德高台马社火就成为马社火和高台社火的综合艺术,到清代光绪时期,发展演变成为以家族为主的民间剧团,集秦腔、皮影、高台马社火、民间曲艺为一体,游走他乡演出。

  高台马社火是隆德民间艺人祖辈相传而来的珍贵传统艺术,忠实地反映了当地群众的生活风貌,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聪颖、意志和勇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随着时代发展,在装饰、技巧上也有了很大变化。

  “高台马社火在社火编导设计、舞台表演、脸谱画法、制作技术的基础上,搜集整理民间原始高台马社火制作方法,加入《封神榜》《隋唐演义》《三国演义》等古典作品,丰富创作题材,提升艺术感染力。”张国勤说,高台社火的制作除了美术,还涉及戏曲、文学、服装、设计、焊接、力学等多方面专业知识,需要熟练掌握多种技艺,才能拥有独特性。

  “为了确保演出安全性、提高群众参与度、表演内容逼真性,我们用了10年时间对高台马社火承载工具进行大胆创新。”跟随张国勤学习高台制作技术的田科说。农历正月十五社火大赛期间,隆德高台马社火8个改装平台上,11位演员扮演关羽、赵云等历史人物,演绎着民间故事和耍社火的热闹之景。

  “历史中的关云长是一个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的形象,也是最受乡亲们欢迎的角色之一,每次都会反复揣摩关云长的人物性格,努力把角色扮演得更好。”今年元宵节社火大赛,“关公”的扮演者王凯洲和数百名社火演员画脸挂须、戴盔披甲,扮演神话故事、传统故事中的人物,为人们送上一份精美的文化大餐。

  “相比以前用汽车承载工具,现在平台制作根据严密计算和试验,确定平台大小,平台上支架也可以随时拆下来保存,以便下一次表演使用,而且更多的群众可以亲身参与制作、表演。”张国勤说,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积极参与宣传家乡文化。

  隆德高台马社火历经千年传承,流传演变到现在,体现了百姓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期盼。一场场精彩的社火表演不仅体现出了社火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也在体现传承性和大众娱乐性的同时,让人们感悟到了它重要的社会价值。同时,高台马社火保持着淳朴、原始、典型的传统艺术形式,成为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极接地气的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被誉为“民间艺术活化石”。

  近年来,隆德县通过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拓展新途径,谋求新举措,让乡村的社火表演队伍规模越来越壮大、文艺水平越来越精湛、内容和形式愈益丰富多彩,高台马社火的生命力越来越旺盛。

  2008年,隆德县高台马社火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经过多年不断创新发展和传承,这项有着悠久历史、寄托着乡愁的高台马社火,已成为当地群众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大餐和“金字招牌”,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踏脚的千年历史演变

  “在唐朝就有了踏脚武术。”今年72岁的泾源县香水镇园子村村民马荣堂,是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踏脚传承人。

  现代踏脚舞表演是从踏脚武术演变而来。“踏脚早期被称为‘花门踏脚’,因为动作敏捷干练、出腿迅速有力,攻防具备,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都是以武术的形式存在。”有着“踏脚王”之称的马荣堂介绍,他独自一人时,经常用家里的大树练习力量。

  在园子村,上到七八十岁老人,下到七八岁的顽童,人人都能“踏”上几脚。“清朝时从陕西省迁到泾源县,踏脚随之在当地流传并传承下来,成为村民们农闲时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在马荣堂看来,正是田间地头、麦场上人们踏脚的身影,才让踏脚这项非遗文化传承了下来。

  “男人们会聚在一片开阔的土地上,一对一、一对二,或是一对多进行练习。先是我们那一辈踏,最后演变为年轻人踏,老人在一旁看,发现有失误之处,老人就上前指正,而小孩站在一旁,边看边学,踏脚就这样一代代传了下来。”马荣堂说。

  从平踏、后转踏、扫腿裹脚……早年的“踏脚”作为武术运动有其完整的套路,攻击力强,动作高难。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民安居乐业,“踏脚”的对抗攻击性相对减弱,而健身自娱性增强。

  每逢节假日或农闲时,村民不约而同来到麦场或院落,相对而踏。踏脚者之间你踏我躲,你攻我守,个个精神抖擞、勇猛顽强。旁观者呐喊助威,鼓掌喝彩,使沉静的山村变得热闹非凡。参与者磨炼意志、强健身体,也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踏脚相对盛行的时期。时至今日,现存的踏脚只有平脚、转脚、背脚三路招式,很多招式已经失传,只是用于表演及强身健体。”马荣堂说。

  如何传承好踏脚技艺?1985年开始,泾源县秦腔剧团重点对踏脚进行挖掘,并对其进行改编和舞台艺术加工,经过多年努力,以踏脚舞的形式将其成功搬上舞台,并于1988年参加了宁夏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表演金奖。1991年,踏脚舞参加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获表演金奖。

  2003年,泾源县又对踏脚进行改革,扩大踏脚阵容,增加了音乐,对踏脚程式化的表演进行了创新和改革,使踏脚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自此,踏脚从一种民间的自由游艺活动逐渐演化为有规则的竞技类表演项目,一步步迈向全国的舞台。

  “把脚打开、手上用力,要给观众们一种力量感。”如今,每逢节日或者大型活动前期,总能在泾源县三中的体育馆内看到一位中年人带着一群学生练习着踏脚舞的基本动作,这位中年人便是“踏脚”非遗文化第四代传承人吴勇。

  “踏脚舞有‘左右飞转’‘前蹬后扫’‘灵巧关门’‘跛脚平蹬’‘上突下防’等36种招式。现在大部分参与演出的演员都是学生,并且大多数都是零基础,需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所以每逢表演,我们都要提前半个月准备。”吴勇说。

  “巧媳妇踏起了脚,哎哟、哎哟”“小伙子来踏脚,哎哟、哎嗨呦。”小伙子的动作剽悍粗犷,姑娘们的肢体柔美,在今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在隆德举行的宁夏固原首届全国社火大赛上,泾源县踏脚表演队一出场便成为焦点。

  “踏脚舞大胆采用‘科目三’等短视频平台流行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再结合电音这种富有节奏感的音乐,让踏脚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学习踏脚舞。”吴勇说。

  “泾源踏脚我是第一次见,不仅气势磅礴,动作也在大开大合中不失序,表演得精彩,看得也过瘾。”外地游客看过后无不啧啧称奇。人们不知道,踏脚舞曾面临失传的风险。

  现代的音乐、密集的鼓点、充满特色的服饰……踏脚舞走上舞台的那一刻便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近年来,随着踏脚舞在各类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节日庆典上频频亮相,这一民俗表演艺术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

  从1983年起,园子村的一部分村民陆续搬迁到银川市的兴泾镇,使得踏脚文化开始向广袤的银川平原传播。在兴泾镇,踏脚作为当地初中生的特色兴趣教育,打开了一条迥异于泾源县的传承新路径。

  2004年,宁夏踏脚被列入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项目。(记者 剡文鑫 见习记者 李昊斌 姬禹 何娟亮 文/图)

【编辑】:尤天竹
【责任编辑】:杨洲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